其他
自贸区新一轮创新周期开启,长三角自贸区当如何突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长三角日报 Author 程一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程一人
来源:长三角日报(ID:changsanjiaorb)
近期,全国多地自贸区纷纷出台创新举措,涉及金融改革、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自贸区最为集中的地区,长三角自贸区发展该如何突出重围?01
自贸区新一轮创新周期开启
过去一个多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苏州自贸片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等陆续发布一系列创新政策,内容涉及金融改革创新、贸易便利化、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
5月8日,《全面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金融开放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实施,明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试验港。
5月14日,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
5月15日,国内首个“信息通信服务品质评价规范”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发布实施。
5月16日,我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获颁验收合格证书并揭牌。
此外,大连自贸片区推出了全国首创的《符合性认证服务管理体系》创新举措;苏州自贸片区人才新政通过“云端”向全球发布。
纵观各地自贸区近期出台的创新政策,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
首先,各领域开放引领特色明显。如金融科技创新已成为自贸金融创新的重要趋势和抓手。
其次,各地的新举措、新红利精准发力。如苏州自贸片区通过全方位的人才体系政策打造人才品牌影响力。
第三,创新政策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较高。如大连自贸片区全国首创的认证服务管理体系、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国内首个“信息通信服务品质评价规范”等,均极具借鉴意义。
不过,笔者认为,当前自贸区创新开放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提升。
一是突破性亮点较少。总体而言,现有政策是上一轮改革的延续,多为之前改革突破点的复制和推广。
二是外部环境变化对自贸进一步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受全球疫情冲击、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全球经贸格局变化等影响,对外开放局面出现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自贸区创新改革该如何承担起更重大的功能,仍有待深入探索。
三是自贸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形成主导地位,切实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尚需进一步破题。
02
临港新片区和南京片区将成亮点
目前,长三角已成为我国自贸区片区最为集中的地区,在700公里的距离内,绵延分布着15个片区,自贸区面积达到480.14平方公里。
整体来看,长三角地区的自贸区试点建设涵盖了第一批、第三批、第五批三个批次,成立七年的上海自贸区已从“开路先锋”成长为成熟经验的集大成者,浙江自贸区试点也已进入第四个年头。
长三角各自贸区功能定位也日益清晰,浙江自贸区聚焦以油品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以及贸易自由化制度创新;临港新片区明确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随着江苏自贸区成立,长三角已形成自贸区“金三角”集群。
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自贸区创新的大环境下,长三角自贸区该如何突出重围?如何成为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建设的强大引擎和打造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区域集群的重要支点?
结合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近来的研究,笔者认为,长三角自贸区未来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
首先,长三角自贸区从单点开放到“雁阵”分布的格局逐渐形成,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提升长三角自贸区开放前沿能级。
2019年新设的6个自由贸易试验区3个在东部沿海、3个在沿边地区,沿海增强开放力度、沿边积极进行差别化探索的战略大方向进一步确立。
目前,我国已实现了沿海省份自贸试验区的全覆盖,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上海自贸区的引领作用将随着临港新片区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头雁”效应进一步扩大,临江临海大上海,空港、海港、自由港将全方位发挥沿海地区对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总体布局。
其次,自贸区南京片区将成为长三角自贸区未来发展的重要节点。
从区位来看,自贸区南京片区地处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处,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
随着江北新区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枢纽、铁路南京北站等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建设的全面突破,南京片区作为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区域重要开放合作平台、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同时,江苏海事已与江北新区探索“自贸区+海事服务”的江苏模式,未来航运领域的金融创新,也是自贸区南京片区值得探索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开放创新和辐射联动方面,南京市2013年发布的《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已正式提出,要把南京打造成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的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自贸区南京片区的设立,无疑是南京建设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加速器。
相较于南京,长三角其他城市与周边其他城市经济经济落差较小,或距离上海距离较近,不论是金融集聚力还是虹吸效应都不强。南京作为长三角最西边的桥头堡,承接上海、覆盖江苏、辐射皖赣的潜力巨大。
从发展势头来看,江北新区仅成立5年,作为第19个国家级新区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自贸区南京片区也仅设立一年,还在经验复制期和创新探索期。相较于长三角已成立多年的自贸区,尚处国家级新区与自贸区“双区叠加”的战略统筹初期的南京片区,发展势能差巨大。
事实上,自2019年8月30日授牌至今,自贸区南京片区已展现出势不可挡的发展速度,呈现出通过自贸开放引领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态势。
截至去年底,短短4个月内,202条试点经验片区已落实166条;江苏省商务厅上报的6个全国可复制可推广案例中,南京片区独占3个;2019年11月28日,南京片区成为同批次首个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的片区。
同时,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落户,这是该校首次在英国境外设立的合作研究机构,是剑桥在中国唯一冠名的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中国内地第一个金融科技领域创新应用和产业孵化中心“SAS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由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南京市人民政府等五方合作共建的“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创新中心”暨“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南京)应用示范基地”,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多方倡导发起的中研绿色金融研究院等一系列前沿特色中心基地纷纷落户南京片区,发展速度可谓惊人!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的长三角自贸区改革开放中,临港新片区和南京片区将成为两大亮点,一个站在先锋的肩膀上,一个势能迅速集聚。
更令人期待的是,两大片区已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在制度创新探索、产业地标培育、创新高峰共享、金融服务一体化、数据互联互通等方面,两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e n d ————
推荐阅读【原创】华略看“两会”:社会化细分工,小农户大未来【原创】留得青山,赢得未来:非常时期最短报告的历史意义
【原创】对当前形势的新判断,中央释放出几个强烈信号【荐文】中央20年后再次打响“西富”运动背后的意义
【荐文】“南升北降”格局之下,创业梦应该在何处安放?
【荐文】任正非最深的忧患:我们还有几个人在认真读书?